早上起來我們心想,大概沒地方可以吃早餐,但是仍然出去找找看。
沒想到旅館的外面原本一片空地,大清早的竟然變成一個熱鬧無比、人聲鼎沸的菜市場。
歐巴桑歐吉桑最喜歡逛菜市場了,於是興沖沖地每個攤子都去仔細觀看,看看在馬六甲菜市場都買些什麼。
這是一個製作麵條的工廠;
我們看到一家早餐店,進出的人很多,仔細一看,裡面有三攤。
第一攤,是賣拉沙的;
第二攤,是賣雞飯粒的;
第三攤,是賣白吐司配黑咖啡、白咖啡的,都是即溶咖啡。
我們選擇拉沙這一攤,很久沒有吃拉沙了,今天就來重溫一下它的味道。
吃過早餐走回旅館,清晨的陽光剛剛冒出光芒,白色的旅館大樓顯得非常的美麗,忍不住又幫它拍了兩張照片。
Grab的Mr. Loo 準時到達旅館來接我們。
我們開始前往第一個目的地「寶山寺」(又稱鄭和廟),它的位置正座落在三寶山的山腳下,一旁道路便是入寶山的進口處。
在寶山寺,看到第一尊鄭和的雕像,老公很開心,立刻跟他的好朋友鄭和合照一張。
鄭和,大明永樂皇帝的御賜姓氏,人稱三保太監,曾領二十六萬海員七下西洋,其中五次途經馬六甲,(600年前,在鄭和向朝廷報告的正式紀錄中,這兒被稱為「滿喇加」,以現代術語來說,這裡就是船隊的海外總司令部。此地現今稱 BUKIT CHINA(中華高地),馬來文BUKIT 是高地的意思,直觀來說它只是個小丘陵,高度約莫就30公尺高,但站立在山頭光明頂上極目四望,四面八方滿喇加屋瓦道路盡入眼簾。當地華人社會相信鄭和當年曾在此山頭駐軍,在山腳掘井取水。
這就是寺中傳說中的那口三寶井。
因為遊客喜歡在井中投擲錢幣祈福,所以為了環保的考量,當地管理者將井加蓋保護水源。
井旁邊還有一顆很大、很老的楊桃樹,上面結滿了小小的楊桃,我特別將小楊桃圈出,有興趣的人可以放大看看。
(上) 登寶山沿途墳頭。物換星移,寶山原先被作它用,後由當地華人集資購入作為義塚,現在是個大墳場。
(下)這是從光明頂上望向下方寺院、街道的照片。
(上)光明頂登高望麻六甲海峽,遙想當年鄭和在此駐軍的情況,六百多年前的驚人壯舉,不禁令人唏噓!在「處暑」這個極陽的日子,造訪「寶山」這極陰之地,離去前老公仍不忘雙手合十,心中對此地居民默念「打擾了」。
接著我們到雞場街旁的鄭和文化館。
這是一個私人的文化館,由政府提供經費支持,為的是妥善保存鄭和的遺跡。
因為是私人管理的,所以要收門票,每人30令吉。
我跟著來到鄭和博物館,就想順便了解一下老公所熱愛的鄭和。
博物館中有很多整合的畫像,每個人對他的描寫都不太一樣,不過看起來都是非常的幹練、勇敢。
展覽的資料與文物很多,我截取幾項對鄭和的重要認識,在此紀錄下來。
鄭和本是回族男孩,名叫馬和。他當年被擄入軍中,後來遭閹割送到北平,成為燕王朱棣的家奴,1385年做了宦官,多年後,由於忠心耿耿追隨朱棣南征北戰,並屢立戰功,表現出過人的本領和領導才能,朱棣稱帝後,為了表彰馬和的功績,於是親筆賜姓為鄭,馬和從此更名為鄭和,史稱三保太監。
(上)畫家推想當年各國使臣來到南京朝覲,永樂皇帝與滿喇加王會面廠景。
永樂帝大力推動航海事業,以鞏固和加強海上的絲綢之路,他下令建造1681艘新船,擴充原有船隊的陣容。
這隻龐大的艦隊用來強化永樂帝的朝貢體系。當時許多外國君主向中國皇帝獻禮,皇帝為了回報,他們會收到貴重的中國物品與貿易特權,為了加強這個朝貢體系,永樂地要求鄭和於1403年,擔任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遠航統領。
鄭和的船隊有28,000名船員,數量驚人,但看他有結構的編制與組織,就不得不佩服他的領導能力。
要帶著28,000人遠航,需要有龐大的船隊,除了250艘大寶船外,還有3500多少其他的船類,包括戰船和運輸船各400艘,現代的我們,很難想像當時的盛況。
(上)這是一幅令人驚豔的場景,鄭和水師大寨的內部結構模型,在麻六甲河岸透著600年前明朝水師威武森儀、井然有序的管理,當時停船駐紮馬六甲時,都會蓋像現在的房舍,以屯兵馬糧草。觀察模型的中軸道路與河上渡橋,輔以些許想像,這場景經過600年的時光淬鍊,又歷經英國、荷蘭、葡萄牙大航海時代的歷史覆蓋,他現在會是何等模樣? 當時人們以雙腿行走,少有馬匹與獸力車,想來市中心區的雞場街便是鄭和當年屯田的大寨,當年的大門敵樓,恰是現在「三叔公」的店面。 皇天后土承載著代代相傳600年的勤儉耕作,這幅壯觀的模型圖忠實紀錄下600年前滿喇加先民篳路藍縷的滄海桑田,成為今日「雞場街」的人聲鼎沸與!
總結鄭和的幾大特色:
第一、他是一位無與倫比的航海家
第二、虔誠的穆斯林
第三、厚往薄來的何平使者
第四、傑出的軍事家
第五、是位偉大的儒商
第六、儒雅的王者風範
我想,以上的描素隨然很完美,但是從各地蒐集來的鄭和雕像,都可窺得一、二。
鄭和的才華很棒,能夠下西洋七次,真的需要很棒的航海技術、高超的專業水準、更需要無畏的勇氣。看完了這個鄭和文化館的展覽,我都開始崇拜鄭和了。
另外,鄭合是如何管理28000人,這些我都很有興趣知道….
至於鄭和如何征服海洋,在明朝那個年代,如何使用牽星板來觀星,這些我家老公比較有興趣……
看完鄭和文化館,我們到對面的咖啡館喝咖飛,結果還在準備中,尚未開始營業;
我們的Grab司機,Mr. Loo帶我們到一家星巴克去喝咖啡,裡面竟然空蕩蕩的,只有一位客人,所以我們約了Mr.Loo一起,在那裡清靜、舒服的喝了一杯咖啡。
喝完咖啡,我們前往麻六甲很有名的『海上教堂』參觀。
這是一座建在麻六甲海峽海邊的清真寺。
入內參觀,我 (女士) 要去服務處拿一件罩衫穿上,才能脫掉鞋子入內……
我就在外面拍照好了。
那天,天氣很好,藍藍的空中總有些白線,讓我們拍的照片都感覺神跡快要出現了。
跟Mr.Loo合照留念。
教堂的附近,有好大一片工程正進行中。Mr.Loo告訴我們,大陸跟麻六甲這裡租了一片海,(Mr.Loo說,大陸人很聰明,不租地,只租海,因為他們擅長填海工程。),要蓋一個『皇京港』,這裡將來會有港口、休閒、度假….各種功能都有,預計蓋七年,蓋好後租用20年,再BOT給馬來西亞政府。
很厲害吼,以後大陸觀光客一條鞭,大概全部都只會在這『皇京城』中消費了。
中午,我們又去昨天那家古城雞飯粒餐廳吃飯,我們邀請Mr.Loo一起,三個人邊吃邊聊,我們對麻六甲又了解更多。
呵呵,當然,我又點了一份好吃的娘惹晶露,而且我一個人獨享。開心 !
用餐中,餐廳外出現民眾呼喊聲,眾家飯倌們也急忙跑出去看,原來是天上圍著台揚出現這麼大一圈案影。老公說是外星人的UFO 幽浮來訪麻六甲,餐廳服務生說是彩紅….. 差的也真多
午餐後,Mr.Loo送我們到Central Melaca Interstate Bus Station車站, 搭車回吉隆坡。
再見了,麻六甲 ! 再見了,鄭和!留下一點遺憾------麻六甲市區路邊房屋有個廣告招牌,上頭亮麗的金字寫著斗大的『東廠俱樂部』,實在有夠狂又強,車過無痕一閃而逝,哪位先生小姐如果拍到,請分享之。
二個小時後,我們回到了吉隆坡,我們決定再去吃『椰子燉雞湯』,這是我們第三次來這家餐廳,老公叫了一盅水魚燉藥材,後來意猶未盡,又多叫了一份椰子燉雞湯,二個人決定要好好吃過癮再回台灣。呵呵!老公樂得眼睛都瞇到一線。
晚上,我們去Petaling street,就是吉隆坡的中國城(又稱唐人街)。
這裡主要是販賣紀念品、名產、小吃等,長長的一條街,好不熱鬧!
我比較有興趣的是羅漢果龍眼冰糖燉冬瓜,原來只是一個小攤子,但是來買的客人好多,有熱的、有冰的,我買了一杯熱的來喝喝看。很不錯喔!
肉骨茶在此,也是到處可見,都是小攤販,就像我們的蚵子麵線一樣到處可見。
馬來西亞的肉骨茶是以中藥燉製,新加坡則是以胡椒燉製,口感不同。但凡在任何地方喝肉骨茶都是可以續湯,加湯,直到你喝爽為止。
我們走過一個榴槤攤,我問老公『真的不體驗一下嗎?』,呵呵,老公被我說動了,我們就買了一小包,坐下品嚐。
『貓山王』(Musan King)是榴槤的品種名,這是大馬最高檔的榴槤,不曉得和台灣販售的泰國「金枕頭」相較,滋味如何?
我問老闆,如何判斷是不是真的『貓山王榴槤』?
老闆說,這騙不了人,『貓山王榴槤』的屁股上有一個咖啡色的星型記號,一看便知。
哇!今天真是長知識了。
雖然中國城裡滿是美食小吃,但是我們肚子不餓,就乾脆回到旅館旁的Time Square商場內,吹著冷氣,簡單吃一點東西。
結果,我們吃了一家泰國餐廳,就點二個前菜,喝點飲料,餐後就走回旅館休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