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起來,微雨,我們出門去找早點吃,今天要去武夷山景點,非常需要體力,所以要吃飽。
在菜市場找到一攤賣瘦肉羹的,瘦肉羹也是福州小吃,我們就叫了二碗來吃吃看。
武夷山景區有南、北二個入口,老公說,北邊是正門,所以我們從北邊進場,從南邊出口出場。路上經過乘筏的地方,時間還早,一排排的竹筏都還在休息。
昨天跟酒店櫃台買到比較便宜的印象大紅袍的門票,今天我們又跑去問如何可以買到較便宜的景點門票,小姐說,一口價,但是60-69歲的人可以打五折,70歲以上全部免費。呵呵,老公62歲,可享五折耶!
老公買到的票叫做『金秋卡』老年全票,真的是五折,而且還可以連續進出玩七天呢!
下雨天雖然有點掃興,但是我們還是勇往直前,在入口處,先拍照留念。
武夷山景點實在太大,都需要搭乘景區環保小巴,一個點、一個點的玩。因為我們只能玩半天,所以決定只去『大紅袍』與『天游』二個最有名的點。
福建的茶葉叫岩茶,因為武夷山的地質由多種岩石所組成,這種土壤特別適合岩茶的種植,大紅袍就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,屬烏龍茶的一種。
大紅袍這種茶葉名稱的由來有幾個不同的故事,但是最為人稱道的是在1385年,明朝洪武十八年,舉子丁顯上京赴考,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,腹痛難忍,巧遇一和尚,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給他喝,病痛即止。考中壯元之後,前來向和尚致謝,問及茶葉出處,得知後,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,將其披在茶樹上,故得“大紅袍”之名。
第一個景點,就是前往種大紅袍茶葉的大岩石。一路上種有許多不同的茶葉,我們邊走邊看,雖然下著毛毛雨,但是風景很好。
一路上,提醒遊客不要摘茶葉的標語也很有趣;
走了不知多久,終於到達那塊大岩石,岩石上刻著紅色的『大紅袍』三個字,遊客爭相拍照。
第二個景點,天游,看到一個『天』字,就知道慘了,一定會爬得很累。
天游峰,海拔408米,為武夷山第一險峰勝境,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有雲海的時候,在天游峰,仿佛置身於仙境,遨遊於天宫,故名“天游”。
天游峰有九百多級幾乎垂直的石梯,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抛下来,在雲霧中飄飄悠悠,所以叫做險峰。
天游的入口處有許多竹轎子,因為山崎嶇丘,一台轎子往返收費380元。哇!山崎嶇丘,我正猶豫著,老公就已經幫我想好了。一般遊客走的是很陡峭的石梯,而轎夫抬轎子走的是比較平緩的另一邊石梯,老公說,我們就走轎夫走的路線,這樣也許會比較輕鬆。
輕鬆?我還是走的狼狽不堪,全身濕透,但是,終於我還是爬上去了。
到了上面,趕快跟『天游』還有『第一山』這些石碑拍照存證,沒攀登過天游峰的人,不能算到過武夷山。我證明我們真的爬上去了。
下山後,我們退了房,繼續往下一個目的地沙縣出發。
去沙縣,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多次介紹沙縣小吃,迷人的各式小吃,讓我們也將沙縣排入我們的行程,雖然路途遙遠,還是堅持要去走一趟。
我們從武夷山先搭高鐵到南平,當時只剩下一等座的位置,我們只好乖乖掏錢買票。其實,高鐵的管理很差,一等座因為很貴,很少有人買票,所以就變成了沒買票的黃魚藏身之處,一上車,一等座像是難民營一樣,擠滿了沒買票的乘客,我們的座位都被人佔據,碰到乘務員查票時,這些人就躲到廁所、或者是別的車廂去,真是糟糕呀!
乘務員驗完票之後,就發給我們一瓶飲料和一袋點心,這才稍稍有了點一等座的感覺。乘務員很清楚誰是黃魚,但都睜一隻眼、閉一隻眼,非常的體貼搭車的老鄉。
到了南平下了高鐵,繼續搭巴士到三明北,然後坐沙縣的公車去酒店。每個城市幾乎都有南站與北站,去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要往哪一個車站,否則南北之隔,會讓你很錯愕的。三明北,就是三明這個城市的北站,一路上,我們都是靠著百度幫我們引路的。
晚上,就去沙縣小吃文化城去找好吃的。路上等不到公車,也等不到計程車,好久以後,終於來了一部計程車,路上老公問師傅那家的小吃較有名?師傅說,沙縣20-50歲的人都出去了,這裡只剩老人與小孩,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吃的,好吃的都開到外地去了。What ? 我接著問,為何計乘車都叫不到 ? 師傅說,沙縣只有100部出租車,平時都沒人坐,所以100部出租車已經是很多了。What ?
到了沙縣小吃文化城,坐進一家燈火較亮的店,點了一些我想吃吃看的小吃。
沙縣拌麵,超好吃!
燙嘴豆腐湯,超好吃!
沙縣金包銀,像我們淡水的阿給,好吃!
炸春捲。
綠茶佛餅,因為不是現做的,不好吃。
雞捲
糍粑,就像小時候我媽媽做的燙麵煎餅。
晚餐後,決定等公車回酒店,等了半個多小時,沒有公車、也沒有計程車。我的雙腳剛從武夷山的天游下來,基本上已經顫抖無力了,但是以只有繼續等的份。終於在好久好久以後,來了一部出租車,上了車,要回去讓我們的雙腳好好休息囉!
4/22/2016